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:舞动四方暖民心,全方位筑牢群众体育幸福基石
“一二三四,注意手臂伸展幅度,跟上节奏……”清晨的安丘市青云山广场上,音乐声与指导声交织,市广场舞运动协会的教练员正带领百余位市民练习新编广场舞;与此同时,偏远乡镇的文化广场上,协会培训的社会体育骨干也手持音响,耐心纠正村民的动作细节。从城区到乡村,从白发老人到少年儿童,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以“舞动四方”为抓手,将群众体育的种子播撒到城乡每一个角落,用舞蹈编织起覆盖全年龄段、惠及千万家的体育幸福网络。
全域覆盖:让广场舞“跳”进城乡每一个角落
“以前想跳广场舞,只能自己在家跟着视频练,动作不标准还容易受伤。现在协会把培训点设到了咱们村头,每天都有老师教,热闹又开心!”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村村民王秀兰的话,道出了众多乡村群众的心声。作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体育项目之一,广场舞在安丘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但此前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,让乡村居民难以享受专业指导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自成立以来,便将“全域覆盖、城乡同步”作为核心目标,制定了“城区建中心、乡镇设站点、村庄搭平台”的三级推广体系。在城区,协会依托人民广场、植物园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,建立了12个固定教学点,每天安排2-3名教练员提供免费教学、曲目更新、动作优化等服务;在部分乡镇,协会选拔热爱体育、有号召力的本地居民担任“站点负责人”,配备音响设备、教学手册等物资;在村庄,协会则通过“送教下乡”活动,定期组织骨干教练员深入相关村落,手把手教学,同时鼓励相邻村庄“结对共学”。 截至目前,协会累计组织活动100余场,累计惠及城市乡村群众超10万人次以上。无论是清晨的文化广场、傍晚的社区庭院,还是农闲时的乡村大舞台,随处可见群众跟着音乐翩翩起舞的身影,广场舞已成为安丘市城乡一道流动的“文化风景线”。
全龄参与:让体育热情“燃”遍老中青少
“奶奶,这个动作我还是学不会,你再教教我呗!”在安丘市青少年宫的“亲子广场舞”课堂上,10岁的李雨桐拉着奶奶的手,认真请教动作要领。这是协会打造“全龄友好型”体育活动的一个缩影。打破“广场舞是老年人专属”的刻板印象,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参与其中,是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的重要探索。针对老年人,协会推出“健康广场舞”系列课程,精选节奏舒缓、动作柔和的曲目,融入关节活动、呼吸调节等养生元素。同时,定期组织“银龄广场舞大赛”活动,截至目前已举办赛事18场,吸引老年参与者超5000人次,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更帮助他们养成了科学锻炼的习惯。对于中青年群体,协会则聚焦“时尚化、个性化”需求,引入健身操、爵士舞、曳步舞等流行元素,创编《活力安丘》《奋进新时代》等具有时代感的广场舞曲目,在周末、节假日组织“快闪舞蹈秀”等活动,吸引上班族、宝妈等群体参与。“平时工作忙,压力大,跟着协会跳跳舞,既能放松心情,又能认识新朋友,感觉整个人都有活力了。”参与活动的市民张女士表示,如今她已成为社区广场舞队的骨干,还带动了身边10多位同事加入。 为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,协会将舞蹈与跳绳、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结合,创编适合青少年的“趣味广场舞”,通过“体育+艺术”的形式,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。
从“银发一族”到“青春力量”,再到“少年身影”,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用多样化的活动设计,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,真正实现了“老中青少齐参与,体育快乐共分享”。
骨干培育:为群众体育注入“源头活水”
“作为社会体育骨干,不仅要自己跳得好,更要把技能传授给更多人。”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骨干教练员刘艳玲,如今每天要辗转3个教学点授课,从城区到乡镇,她的足迹遍布安丘的大街小巷。而在两年前,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广场舞爱好者。
社会体育骨干是群众体育发展的“毛细血管”,也是协会推动广场舞运动普及的核心力量。为此,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“选拔-培训-考核-激励”骨干培育体系,为群众体育发展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协会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热爱广场舞、有责任心、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市民,优先吸纳社区工作者、教师、退休干部等群体,确保骨干队伍的多样性和代表性;在培训环节,协会邀请潍坊市级广场舞教练担任讲师,定期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,每年组织集中培训1-2期,累计培训社会体育骨干近1000人次;在考核环节,协会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,从教学能力、群众评价、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,考核合格者颁发“安丘市社会体育指导员”证书,不合格者则进行二次培训;在激励环节,协会设立“优秀骨干教练员”“最美站点负责人”等荣誉称号,对表现突出的骨干给予物资奖励、外出交流学习等机会,激发其服务热情。
经过多年培育,协会已打造出一支过硬的专业化社会体育骨干队伍,其中年龄最大的68岁,最小的22岁,涵盖教师、医生、农民、企业职工等多个职业。这些骨干如同“种子”,扎根在城乡各个活动站点,不仅承担着日常教学任务,还负责收集群众需求、反馈活动建议、组织小型赛事,成为连接协会与群众的“桥梁纽带”,形成了“骨干带头、群众参与、人人受益”的良好局面。
惠民利民:以体育之力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
“自从加入协会的广场舞队,我不仅体重降了10斤,血压也稳定了,跟队友们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,日子过得特别充实。”安丘市凌河镇退休教师刘建国的感慨,是协会“以体育惠民”的生动写照。在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看来,广场舞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传递健康理念、增进邻里情谊、凝聚社区力量的重要载体。
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协会在普及广场舞的同时,还积极拓展服务内容,将体育活动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。协会组建“爱心舞蹈队”,走进养老院、残疾人康复中心,通过舞蹈教学、文艺表演、走访慰问等形式,为特殊群体送去温暖,目前已开展公益慰问活动20余场;针对节日节点,协会还会组织“联欢舞会”“国庆快闪”“重阳节敬老展演”等主题活动,让群众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增强家国情怀。
如今,在安丘市,广场舞已不再是简单的“健身运动”,而是成为推动群众体育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、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完善城乡推广体系,创新全龄化活动形式,加强社会体育骨干培育,让广场舞真正成为群众‘跳得出、学得会、乐在其中’的幸福运动,为建设健康安丘、幸福安丘贡献更多体育力量。”安丘市广场舞运动协会负责人表示。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“舞动四方”的队伍,安丘大地上正涌动着群众体育的蓬勃活力,一幅全民参与、全民健康、全民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